返回

水浒之柴进为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三章:日月所照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随着金国皇帝吴乞买在黄龙府得一把大火,这个由女真族建立得国家彻底得走向了灭亡。

    但是在天下人看来,这是无比正常得事。彼辈蛮夷,如何能在我中原大地上纵横睥睨?只待中原有英雄出世,蛮夷必将走向灭亡。

    金国的灭亡不是重点,重点得是数万梁山主力就此从北部战线解放了出来,不用时刻担心被两线夹攻,南下之事只怕就摆在柴进的案头上。

    赵桓在成都府得行宫中连着砸了数十件精美的玉器,朝廷一次一次的用尽全力剿灭梁山,但是梁山却愈发的强大,如今又失去了金国这个重要的盟友,待明日梁山南下之时,又该用什么抵抗柴进贼子?

    难道朕要做亡国之君?

    赵桓浑身上下生出来一丝无力之感,柴进贼寇麾下强兵猛将不下一二十万,宗泽、杜學等人又都是文武双全名将,而赵佶手中只有新招募的五六万将士,各地官员蠢蠢欲动,说不得哪一日自己就被人割了头颅……

    “陛下,秦相公求见。”

    太监尖锐得声音在外面响了起来,赵佶点了点头,道:“让他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秦桧的步伐有一些凝重,他来到了赵桓面前,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赵桓没用回话,有些出神得凝视着眼前的受命宝玺良久不语。

    秦桧并不急,身子愈发的恭谨,没用一丝的不敬和不耐烦。

    良久,赵桓幽幽的出声道:“那边怎么说?”

    秦桧缓缓的抬起头来,道:“陛下可以保留皇帝位。”

    看着赵桓疑惑的眼神,秦桧继续道:“他们在海外发现了两块大陆,一块唤作华州,一块唤作夷州,物产丰富……”

    “哈!”赵桓的声音极大:“狗贼辱我太甚!我去海外当一个光杆皇帝么?”

    秦桧声音沉稳,不以为意,继续道:“包括皇室、自愿追随的将士、文官在内,陛下可以带五万人过去,他们再挑选各地百姓送过去五万,凑个十万之数。夷州还有土人百万,其人粗鄙、愚昧,可以当做日后我们的子民。”

    秦桧的声音大了起来,继续道:“陛下,我在燕京的时候,也问过梁山的官员,他们手里缺少人手,偏偏夷州、华州地域辽阔,不下中原之大。想来是借此一举将心向大宋之人送去夷州,既可以博一个贤名,又可以借我大宋文武之力开发域外,端的一举三得。”

    第三自是消灭了忠于宋廷之人。

    赵桓没有说话,手却不停地敲打着桌子,只是声音愈发的轻快。

    自己麾下的兵马根本打不过梁山,而赵宋与柴氏的仇恨极大,当年赵匡胤篡了柴宗训的皇位以后,并没有优待前朝,柴宗训被迁往房州,不到二十岁郁郁而终。其子嗣柴永崎继承了郑国公以后,没有几年就销声匿迹。柴宗训一脉已经绝嗣,虽然有祭祀后周,但是却无柴氏参与。

    后来宋仁宗三个皇子全部夭折,大臣上书:“今皇嗣未立,臣窃危之。奈何绝人之世、灭人之祀,而妨继嗣之福也。”意思是你宋仁宗生儿子死得快,都怪你们祖宗对待后周过于阴毒。

    宋仁宗这才命有司推举柴氏年长之人,奉命祭祀周室。

    这么大的仇恨,赵宋皇族能够活下去就不错了,如今还有了继续当皇帝的机会,让赵桓不由的喜从中来。

    夷州虽然偏远,但也踏踏实实的是皇帝!一百多万人口,只要潜心发展百年,未必没有争夺华州的机会……

    日后若是能占据华州、夷州,说不得也能反攻中原!

    “让有司去做吧。”

    秦桧心中一喜,这事成了。

    靖康三年六月,宋廷有官员上书,言说国朝无力再战,不妨仿宋辽旧事,纳岁币,图和平。李纲在殿堂上怒斥此人,但是李纲六月底就被罢相,贬为漳州知府。而此官员却没有受到任何惩戒,还被赵桓频频留在宫中用饭,朝堂百官由事方知赵桓志向。

    七月中旬,宋廷朝堂终于通过了奏章,派遣江东安抚制置使吕颐浩组建使团与燕京联系,但是柴进却拒绝了宋廷的要求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杜學率领六万兵马出河西,兵峰直逼长安;刘锜率领六万兵马出宛洛,目标襄阳;在福建的宗泽因为年迈被调回燕京,王禀则被派往福建接替宗泽,率领六万兵马进取岭南;刘韐率领六万兵马出扬州,直指江西;呼延庆从安南起兵三万,与大理国段正严合兵一处,共计六万大军杀向四川。

    柴进三十万万大军出关,天下振动,赵桓一日三使请和,却都被柴进拒绝,无奈之下赵桓只能派遣秦桧请降梁山,以图保全宗庙。

    燕京政务院却好似早就知道一般,同意了赵桓的降表,五部攻宋大军却马不停蹄的分出来七八万军政干部以及主政文官,迅速前往各地稳定局势。

    有梁山强大的军力背书,接收底盘还算平稳,而赵桓连同宋廷的文武都被呼延庆一并装了船,送往燕京。

    柴进并不想见赵家人,政务繁忙,实在难以抽出来时间。但是赵福金跟随自己也有五六年了,难免

第三十三章:日月所照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